增长、新增、新建、突破、首批……苏州两会期间,翻看过去一年的“成绩单”热词,这名“排头兵”全程与时间赛跑,步伐稳健、神采奕奕、福气满满。GDP达到2.67万亿元、增长6%,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.7万亿元……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,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十足!
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;千帆竞发,勇进者胜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蓄势之年。如果说2024年苏州“已展千重锦”,那如今作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,2025年苏州要的便是“再进百尺竿”,以奋斗起笔,以实干落墨,奋力开创苏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苏州,要成为更强者,奔向“智造之城”、打造“向往之城”、托举“福气之城”。
练实“看家本领”,奔向“智造之城”
城市竞速的时代,注定是强者恒强的时代!
一年来,苏州坚持在创新中发展、在发展中转型、在转型中提升,展现出了持续“走强”的发展势能——
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.67万亿元,增长6%,增速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;
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9.1亿元,同口径增长5.9%;
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.7万亿元,增加值增长9.2%;
实现进出口总额2.62万亿元,增长6.8%;
全年共接待游客1.9亿人次,旅游总收入增长12%;
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贸易增长11.8%;
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86.3%;
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收增长9.4%……
与时间赛跑的一年里,苏州以拼搏的姿态换来一条条经济的“上扬线”,而其背后首先离不开的,便是工业“硬脊梁”的支撑。
博众精工生产线
作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,在全部工业门类中,苏州拥有35个大类、171个中类、513个小类,是国内工业体量最大、配套最全、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。
产业方面,苏州规上工业发展步伐稳健、增长有力,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47.6%、54.7%。新增高端科技仪器等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光纤光缆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
企业方面,“炼化巨头”恒力、“纺织巨人”盛虹、最大的民营钢企沙钢纷纷入围2024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。全市营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(集团)达47家,占全省23.5%,数量位居全省第一。2024年新增20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新增数位居全国第三、全省第一。新增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,累计培育43家,数量居全省第一。
要成为更强者,苏州从不缺底气和信心。
2024虽已过去,但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为未来聚势蓄能。于苏州而言,得把“看家本领”练得更扎实,才能让“压舱顶梁”更稳更牢。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2025年苏州要推动更多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,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升级,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、先进材料、光子、商业航天等优势领域,持续壮大先进产能,抢先布局未来产业。
与之相呼应的,便是1月3日的苏州“新年第一会”。
这是苏州连续第二年以“新年第一会”的形式聚焦“新型工业化”这一“时代命题”。
奇瑞捷豹路虎生产线
苏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,宣布全面实施“苏州智造十大行动”,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,加快实现“集群攀登、产业向新”;实施企业固本强基行动,扎实推进“培优育强、专精特新”……目标于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,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,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万亿。到2035年,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“智造之城”。
百尺竿头更进一步!要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,让优势产业做大做强,让新兴产业多点开花;让龙头链主“头雁领飞”、让专精特新“强雁高飞”、让中小微“群雁齐飞”……
一条创新驱动发展、数实深度融合的工业化苏州之路,已铺陈绘就,崭露锋芒。
提速“双向奔赴”,打造“向往之城”
营商环境是最好的“梧桐树”、最大的“吸铁石”,是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,也是蕴含在城市肌体中的鲜活因子。
怎么让企业家安心经营、放心投资、专心创业,苏州始终挂在心头,也是苏州从2018年起每年出台一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的初衷。
过去的一年,被誉为“苏式营商环境7.0版”的《苏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政策措施》发布,含一件事一次办、助企服务网络、免申即享、免证苏州、数据得地、护航企业出海等10个方面。
对成熟型企业而言,好的营商环境就像“东风”一样可以乘势而上;而对成长型的企业来说,好的营商环境则是助力发芽扎根的“阳光雨露”。
企业动态感知系统、“助企通”企业服务平台、“1030”重点骨干企业库……一年以来,苏州常态化开展“1030产业沙龙”活动。围绕产业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开展各类对接活动,畅通龙头企业、科创企业、领军人才、高校院所、投资机构、服务平台等对接渠道。截至目前,已举行新能源、生物医药、新型显示、光子等产业沙龙25场。设立“专精特新企业之家”,搭建交流合作平台,每月定期组织活动,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协作发展;截至2024年12月底,已举办专场活动13期,累计服务企业630余次。
美国沃富润汽车研发测试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常熟
苏州优良的营商环境和蓬勃向上的创新活力,也吸引着全球资源在苏加速聚集。美国沃富润汽车研发测试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常熟、法国空客中国研发中心落地苏州工业园区、阿姆斯壮高端环保新材料项目落户苏州吴江……不胜枚举的例子,无不意味着苏州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。
当然,在营商环境领域的评选中获奖,之于现在的苏州,已是一种常态。
苏州已经成为资本布局长三角、布局中国的首选地之一,先后被世界银行、《福布斯》杂志评选为“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”“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”,连续五年入选全国“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”最佳口碑城市。
以“更优”营商环境,打造人心“向往之城”,是苏州给自己提出的目标,
今年,苏州正式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,全力做好“响应需求,增值服务”。成立市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,加快构建“1+10+N”企业服务体系。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“换位跑一次”行动,快速响应、精准解决企业诉求。用好“助企直通”政企恳谈会机制,举办苏州企业家日、中小微企业日等主题活动,促进新时代“两个健康”,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。
在这条双向奔赴、永攀高峰的路上,苏州披星戴月、步履铿锵。栽下梧桐兮,凤来栖。植根沃土兮,草木丰。
解答“民生之问”,托举“福气之城”
拙政园
在苏州,孩子们在家门口“有学上”正在向“上好学”加速转变,“小病不出社区、大病不出城市”基本实现。住房保障力度空前加大,城市充满文化气息,社会富有人文关怀。抬头见蓝、推窗见绿、开门见园已成为生活日常。
网师园
过去一年,苏州市把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回应社会关切、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,圆满完成28个民生实事项目的年度目标,书写了一份温暖满满、幸福满满的民生答卷。
关心关爱“一老一小”,倾力守护“朝夕美好”——2024年,苏州市加大公用服务供给,全市建成标准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100个,新增托位14292个;在90所学校开展驻校社工心理健康服务,完成儿童孤独症筛查63.7万人。
(吴江区融媒中心李婧蕾摄)
大力促进就业创业,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融——2024年苏州市城镇新增就业41.75万人,布局建设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333个,提供大学生就业岗位27.05万个,开展技能培训16.9万人次。
交通项目有序推进,市民出行更加便捷——2024年,苏州轨交6、7、8号线实现提前开通运营,11号线、3号线实现提前双向贯通运营,建成通车“断头路”5条,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化;新增公共充电桩10493个,新辟、优化公交线路307条
……
老百姓关心什么、期盼什么,就重点解决什么、推进什么,干一件、成一件、收益一片。
盘门
春夏秋冬,四季轮转,民生“温度”始终如一,“福气之城”底色正变得越来越鲜亮。
又是一年新春,苏州32个民生实事项目像种子一样向下扎根,静待开花结果。
在学生健康成长方面,2025年苏州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,完成体心融合、学生身心健康干预方案的试点及推广。成立学生身心健康干预促进中心,搭建和完善学生身心健康数据管理平台。实现医院心理医师结对帮扶全市所有学校。
在医疗卫生保障方面,苏州将启用重大卫生项目3个、推进建设3个、启动2个;统筹确定紧密型医联体内慢病用药目录,新建区域互联网医院、基层慢病筛防中心4个、基层特色科室30个、社区护理中心30个、社区康复中心30个、家庭病床3000张,新增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五级中医馆8家。
苏州博物馆
在公共服务方面,苏州市将完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,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85%以上。新辟优化公交线路50条。加强公共停车泊位建设,推动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常态化对外开放。打造一批城市绿地、郊野公园,推行“公园+”模式,更好满足市民户外休闲游憩需求。
……
群众“盼的事”写成一纸军令状,成了苏州“干的事”,其中蕴含的是“以百姓心为心”的常态化内涵,是发展的温度、治理的精度。
苏州,因应时代之变,解答“民生之问”,托举“福气之城”。
山一程,水一程,奋楫扬帆启新程。
在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,在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,在烟火升腾的大街小巷,在充满希望的田间地头,到处都是砥砺奋斗的身影,释放出拼起来、干起来的蓬勃之气。
“梦虽遥,追则能达;愿虽艰,持则可圆。”心有所愿,路就在脚下。
苏州,要成为更强者,以更高站位、更大力度、更强合力,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新时代新征程,更新更大的辉煌正在等待着苏州去创造。
(部分图片由苏州市委宣传部提供)
观察员: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
校对 陶善工
编辑:王丽丽